道可道,非常道

能说出来写出来变成口令的身体动作,肯定是死的。就像你不能固化一个蝴蝶,你只能得到一个标本 - 蝴蝶的尸体,蝴蝶的尸体的标本已经不是蝴蝶。

我们经常用一些概念和分类来描述瑜伽体位法练习的各种体式,比如-前屈,侧弯,后弯,扭转,倒置类体式。这本来没有大毛病,而且对于像编辑我这样的公众号写文的,或者是描述瑜伽动作的老师都是必须的;分类和概念,是人类逻辑思维的一部分,是人类分享知识和沟通的重要思维和语言工具。

但是对于一个正在瑜伽垫上搞身体,而不是搞脑子的瑜伽练习者,我发现语言和分类描述有的时候反而会变成瑜伽练习的障碍。尤其是看多了各种公众号干货(路路编辑说:怪我咯,翻白眼中),看了满脑子概念,知识,攻略的同学,可能已经掉一个大坑里了。 标签有的时候相当地害人,概念和知识有的时候只能为瑜伽练习者指明一个大概的方向,但是我发现在具体身体运动的操作层面有的时候忘掉这些标签反而更好。

道理很简单: 只有大脑才需要这些概念标签,但是在瑜伽垫上的时间大脑只需要安静下来把呼吸照顾好就是了,剩下的折腾交给身体,身体不会比大脑蠢... 事实上身体要比大脑聪明得多,而且身体的聪明不需要语言,不需要参考分类标签。

好了,大道理讲完;要让人信服,还要靠煮栗子...

后弯

当你的脑中出现后弯这个概念的时候,你重点关注的是你身体的哪个部位?我猜,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向后弯”, 后弯嘛,重点不就是人身体的后侧。我能够向后弯的程度。但是实际上后弯,"后",不重要;"弯",也不重要;反而,关注身体前侧的拉长,整个身体前侧的延展你发现后弯反而要容易很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后弯在语言学上换个词儿叫:前体延展,反而能帮助体式做得更好。

不信,你可以试试呀,做上轮式,你把这个体式当做“后弯”,你会怎样去做这个体式?使劲推呀,身体向后弯屈的程度越大说明你做的越深越好。可是你是否有感觉到,你的后弯之力是如此之蛮荒?

你再来试试,做上轮式,不是那个后弯的上轮式,而是前体延展之上轮式;摆好位置,在推起来前打开股沟前侧,大腿前侧股四头肌用上力量,起来,胸椎充分延展,腹部上下延长,腰线延长, 打开肩膀前侧, 甚至颈部前侧喉咙都要拉伸。

你能感觉到同样是轮式,但是执行概念“后弯”和执行概念“前体延展”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

下图:后弯标签改成前体延展

如果你像我一样亲身体验一下,你会发现你根据脑中概念的倾向性一般会有某种身体的侧重,而你侧重的身体部位如果是延展行为的部位,你往往会找到体式中身体更大的延伸和更多的空间, 而且给你的感觉就是整个体式影响的是作为整体的身体,一个整体延续的单元。通常情况下,侧重在延展的部位能更好地鼓励身体向相对两个方向拉伸,而不是向一个方向折迭。

想想可怜的一大票人被“后弯”两个汉字害的折了小腰;古人说文字能杀人,路路说文字能折你小腰。后弯呀,腰向后弯不是吗?你看标签是不是害人?

侧弯

同样的栗子在侧弯也可以煮上一锅,如果你要想找到侧弯的深度, “向右侧弯” - 你不能只是关注向右侧弯屈的弧度更深,右弯你要关注的是身体的左侧;这就是魔法所在:你总是关注身体延伸拉长的部位,一侧的延伸拉长才能让你的另外一侧弯的更深。所以做老师的,在右弯体式中应该给出的口令是延伸整个身体的左侧,在身体左侧创造出最大的长度和最大的空间。从左脚的外侧,到左髋外侧,左侧腰线,肋骨左侧,在到颈部头顶...打开,打开,打开,拉长,拉长,拉长....

下图的青蛙在讲解概念对于体式练习的影响,青蛙说:我只会呱呱...你可会说人话了,那你说说我这是在向右弯屈身体呢,还是在提升和拉伸整个身体左侧呢?

这样看起来,不同的描述可以带我们到同样的身体造型,但是一种观念是关注延长,伸展,空间;另外一种是关注如何压缩空间。 你要关注那个应该很清楚了吧?

前屈

坐立Paschimottonasana就更加经典了。我经常在这个公众号文章中提倡大家用梵文体式名称,因为只是这个名称用梵文表述至少不会有不合适的概念联想。比如Paschimottonasana, 我们通常只需要知道这个帕西魔塔那仨拿读音就可以了,不需要知道直译,你要一定要知道的话:梵文意译是“”向西的强力的拉伸”,西,就是指后侧。这个就比中文中人们经常用的“坐立前屈”靠谱多了。

Paschimottonasana拉伸的是整个身体后侧,腘绳肌,腰部肌肉,背部肌肉,跟腱,足底筋膜。只不过很多人的腘绳肌太紧,所以整个后侧的压力都一下堆积过去,就像那天前屈的文章,看留言那么多受伤的,这那里是瑜伽呀,自残术嘛明明就是。

实际上无论身体是什么情况,最好的Paschimottonasana应该是压力比较平均地分布在整个人体后侧肌筋线上,而不是过于集中在某个部位,比如腘绳肌;如果因为腘绳肌比较紧而所有的压力都在这里,不仅是腘绳肌受伤,拉动骨盆导致腰椎受伤,还有一个后果就是Paschimottonasana均衡地拉伸整个人体后侧作用就被破坏了。

所以很多人说大腿后侧靠近屁股的地方受伤,再受伤.... 怎么办?还做不做前屈?你一定要根据身体调整呀,疼一次还不够吗?比如用毯子卷一个小卷垫在膝盖下面,这样进入Paschimottonasana感觉一下整个后背的拉伸,谁说Paschimottonasana就是拉伸腘绳肌的呀,是整个后侧呀。

每个人都要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的安全的练习方法,而不要被概念所绑架,比如前屈Paschimottonasana不是向前屈,身体去尽量贴大腿,实际上Paschimottonasana和“前”没关系,和“屈”也没关系,而是和身体后侧从头到足底整个一条肌筋线的拉伸有关系 (上图最下方),不被概念绑架,你就不会拼命向前屈身屈的低越好,而是更多地感受身体后侧的拉力是否卡在一个地方,而其他地方是不是并没有感觉。如果这样去练习,你总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变通,以便达到你拉伸整个身体后侧的目的。

最后,我们不一定要用同样的方式看待同一个体式,也不一定用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标签来概念化体式。我们要做的是找到让体式服务于我们身体的方法,然后在瑜伽的练习中和在日常的生活中加以应用。而且瑜伽体式练习是非常个体化的,对一个人好的练习方法不一定适用于另外一个人。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重新描述一个我们熟知的东西,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忘记自己“已知”的东西,在瑜伽练习和生活中探索, 不被概念绑架;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生活和工作中所有的标签,概念,描述,名称,外号.... 你同样可以尝试一下给你的老板,同事,客户一个不同的标签,看看你是否能够把正能量带给你“已知”的人和境遇;或许你会发现你可以找到更多的内在的充盈,你会感到周边有更多正能量的频率。